浙江華田特種材料有限公司,座落于浙江省洞頭區南塘工業區長欣路10號,是一家專業從事不銹鋼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民營企業。下設浙江華田不銹鋼制造有限公司和溫州華田不銹鋼有限公司,分別座落于浙江松陽江南工業區江南路1號和溫州永強高新園區直上路488號。
今日話題由鎳基合金展開,關于鎳基合金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合金成分的改進和生產工藝的革新。
鎳基合金是在30年代后期開始研發的。
在1941年,由英國最先生產出鎳基合金Nimonic 75(Ni-20Cr-0.4Ti)。為了提高蠕變強度,后又添加了鋁,研發出Nimonic 80(Ni-20Cr-2.5Ti-1.3Al)。
之后的40年代中期、40年代后期、50年代中期,美國、蘇聯、中國也依次研發出了鎳基合金。
50年代初,隨著真空熔煉技術的發展,為煉制含高鋁和鈦的鎳基合金創造出了基礎條件。初期的鎳基合金多數是變形合金。
50年代后期,隨著蝸輪葉片工作溫度的提高,要求合金具備更高的高溫強度,但如果合金的強度提高了,就會導致難以變形,甚至是不能夠變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后采用熔模精密鑄造工藝,研發出了一系列具備良好的高溫強度的鑄造合金。
60年代中期,研發出了性能更好的定向結晶和單晶高溫合金以及粉末冶金高溫合金。為了達到艦船與工業燃氣輪機的需求,在60年代還研發出一批抗熱腐蝕性能良好、組織穩定的高鉻鎳基合金。
總結下來,從4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這段期間,大約40年的時間內,鎳基合金的工作溫度從700℃提高至110℃,大致平均每年提升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