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廠的高溫反應器中,在航天燃料輸送管道里,甚至在核電站的復雜系統中,有一種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材料——鎳基合金管。這種金屬管道之所以能擔此重任,關鍵在于它的"超能力":既能抵抗上千度高溫,又能耐受強酸強堿的腐蝕。
其特性主要來源于配方:當鎳元素含量超過50%,好比給材料裝上了防護盾,再加上鉻元素的作用,高溫下會自動形成保護膜,而鉬元素的存在又能阻止腐蝕介質滲透。這些元素的巧妙組合使得鎳基合金管能在化工廠環境使用10年以上。
現代工業不斷挑戰材料極限,航空發動機的燃料管需承受飛機起飛時700℃的高溫,科學家通過特殊工藝將合金中的雜質含量降到極低,造出強度驚人的管道——手指粗細的合金管能吊起幾十輛小汽車。深海油氣管線面對含硫油氣和海水腐蝕的雙重攻擊,鎳基合金管在海底工作十年,厚度減少不到一張A4紙的十分之一。